首页>新闻中心>媒体聚焦

三链衔接 联动创新——访中国科学院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吴乐斌

来源:高科技与产业化|2016-11-21|        【打印】【关闭】

  作为科研国家队,中国科学院正在加快产出创新的成果、创新的人才、创新的思想,努力成为重要科技前沿领跑者,新兴交叉领域开拓者,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先行者。

  三链衔接 联动创新

  ——访中国科学院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吴乐斌

  “中国科学院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国科控股)是中国科学院唯一直属的国有独资企业,必须以中科院的使命和国家的需求为基础,促进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科院丰富的科技底蕴和得天独厚的保障优势,让我们有了创新的实力和底气。紧跟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节拍,围绕并承接中科院‘率先行动’计划,我们研究制定了‘联动创新’纲要,对新时期科技产业发展作出布局,通过把创新链、产业链、资本链等进行有效衔接,形成良性互动,打通一条从科研院所的IP(知识产权或智本)到社会IPO(上市或资本)之间的‘运河体系’,建立起覆盖全球的创新商业生态系统,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贡献力量。”接受采访中,国科控股董事长吴乐斌深有体会地告诉记者。

  打通:运河体系——从IP到IPO

  本刊记者:中国科学院在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作为中科院直属投资企业,国科控股应当如何担当起自己的责任和使命?

  吴乐斌:国科控股是首家由国务院批准设立的中央部委级经营性国有资产改革试点企业,是中科院唯一直属的独资企业,负责管理中科院投资的全资、控股、参股企业,并承担相应的保值增值的责任。

  自2002年成立至今,我们一直保持创新的激情,通过组织、集成全院人才、技术和信息等优势资源,在服务于重大产业、经济需求方面逐渐形成了核心竞争力,把中科院“无形资产”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进行科技成果的有效转移转化,推动创新平台、产业创新生态体系的构建。同时,凭借自身拥有的多手段、多渠道投资能力,着力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用资本的力量推动企业持续发展,实现资产保值增值,实现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引领国家新兴产业的发展。

  今天,国科控股正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科技产业控股(集团)公司目标迈进。管理运行的资产总额达到了4400多亿,全级次持股企业100余家,全院上市企业30余家,行业涵盖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环保及新材料、投资、现代服务等多个领域。监管的研究所投资企业660余家,其中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224家。拥有国内领先的大型多元化投资集团——联想控股,国内前列的大型高科技产业投资管理集团——中科集团,国内高科技仪器设备进出口贸易龙头——东方科仪,国内最大的综合性科技出版机构——中国科技出版传媒集团等一批知名企业。还有像亚洲第一大高性能计算机厂商——中科曙光,国内最大的机器人产业基地与领导企业——新松机器人,国内首个成功进入欧盟市场的治疗性药品企业——成都地奥等一批业内“冠军”企业。  

  本刊记者:围绕中科院“率先行动”计划,国科控股研究制定了“联动创新”纲要,提出要打通“运河体系”,并已采取了一系列的行动措施。“运河体系”架构中最重要的部分是什么?

  吴乐斌:为了解决科研成果有效转化走向市场的难题,实现科技与经济的深度融合,经中科院党组批准,我们推出了“联动创新”纲要,具体包括打造协同联动的投资平台,构建国际化的融资平台和信息网络,组建科技银行,发展科技投资保险,组建创新链和产业链嫁接联盟,加强培训与创业孵化平台,建设新型孵化器等举措。通过顶层设计和政策组合,通过创新链、产业链、资本链之间的联动,通过科技、产业、金融之间的联动,通过政府、研究院所、企业、金融机构、用户之间的联动,打通一条从知识到资本流动的、广阔深远的“运河体系”,形成一个支持创新的完整产业链条,搭建起覆盖全球的创新商业生态系统。这是国科控股当前的主要任务,也是我们应该承担的国家使命和社会责任。

  “运河体系”架构中,我们侧重的还是科技金融(包括科技银行、科技保险、科技租贷等)和新型科技孵化器。

  新型科技孵化器以知识产权为核心,要与技术、知识产权、资本等互动。创业IP是源头,创业者只拥有一项技术上的新发明、新设想或者是对未来企业的一个蓝图,缺乏初始资金投入,当创业团队掌握知识产权后组成一个公司,从IP走向IPO,要有资本的参与,而大多数A轮融资是依靠我们称之为“3F”——家庭(family)、朋友(friends)、笨蛋(fools)的三方参与。在别人看不懂时就能投钱,这样的“笨蛋”实质是特别聪明的。我觉得新型科技孵化器里面,需要有像笨蛋投资这样的小基金。由3F投资完成组建的初创科技公司是轻资产,没有具体的产品或服务,想要再向前走,这时需要的资金来源就是私募股权基金和科技银行,再加上科技保险,这是一种很理想的孵化状态。

  事实上,从实验室的成果,到市场上的产品,之间会有很长的路要走。创业过程中,科研成果从科研院所的实验室出门,经过第一轮融资,此时,进入孵化器的初创企业就像一艘小船从此岸出发,想要进入深水蓝海,到达市场的彼岸,就要穿过一段段急流险滩,通常会面临不被市场接受、专业服务匮乏、资金人才瓶颈、路径选择失误等种种挑战,也会遭遇到各种难以预测的风险,这中间既需要资金,更需要由投资带来的资源和支持,而目前中国很缺这些。

  我们打造的“运河体系”,就是在这个阶段以基金的形式进入项目,基金进入后有专业管理,可以帮助初创企业进行资源整合与嫁接,帮助公司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同时,要确保基金投资的回报性和降低投资风险,就需要组建国家层面的科技银行,建立科技金融平台,提供高效便捷的一站式融资服务;就需要有针对科技企业开展的财产险为主的科技投资保险跟进,来增强投资人信心。这样一个比较完整的结构体系,将可以在新型科技孵化器中实现,为初创企业提供各类补给协助,有效降低创业风险,让初创公司有能力离开孵化器,进入到独立发展的阶段。

  创立:新型科技孵化器

  本刊记者:当下中国,越来越多的孵化器范式正在被创造和实践着。国科控股旗下有哪些成功的孵化器?

  吴乐斌:随着创新驱动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创新型企业对于科技孵化器提供多样化、专业化服务的诉求越来越强烈。灵活、创新的市场化孵化器较好地弥补了科技成果转化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的“孵化”空缺,对提高初创企业成功率、创造就业机会、培养高端人才、促进地区经济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新型科技孵化器将会是我们国科系的特色版块,也是最重要的创新孵化平台。我们已经拥有一批这样的新型科技孵化器。

  “联想之星”是我们与联想控股联手打造的孵化器。它的特色就是全力服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需求,通过“创业培训+天使投资+开放平台”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引领国内新型科技孵化器的发展,为科技种子企业快速成长提供全方位的帮助,加快中国高科技成果产业化步伐。迄今为止7000多人报名,录取650多人,投资了160多家企业。这些每期入选学员不仅能接受到创业CEO特训班开展的“手把手”式的“传帮带”、“教学相长”的创业培训,后面还有基金投资跟进,对优秀学员、创始人给予支持和投资,解决初创期企业的资金瓶颈。“联想之星”在帮助创业者实现梦想的同时,着力孵化并不断制造出卓越企业,充分体现出企业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完美融合。

  中科院西安光机所大胆创新科技体制机制,开放办所,探索“人才+技术+服务+资本”四位一体科技成果产业化及服务模式,发起成立了西北地区第一家专注于光电领域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天使基金——西科天使基金,并得到了国科控股的支持。西光所联合社会资本发起创办了国内首个专注于“硬科技”领域的高科技企业投资孵化平台——中科创星,以“孵化+投资”实现了院所资源和社会资本的联动。创业者只要带着创意(知识产权)进来,由西光所提供硬科技的实验条件和科研平台,提供技术保障,双方共享技术的知识产权。西光所坚持“孵化”高科技企业,研究所参股而不控股,通过“科研人员持股、技术团队持大股”的激励方式,把责权利捆绑在一起,让企业充分发挥经营自主权,最大限度地释放科技人员的脑力生产力,激发创新创业活力,让创新创业的种子得以在宽松的环境中自由成长。目前,西光所累计孵化培育近100家高科技企业,未来的目标是孵化一千家科技企业。

  “国科创新”——中科院创新孵化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是国科控股全资设立的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市场化平台,重点开展科技产业孵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科技创业投资、知识产权运营、科技产业智库、科技双创培训等业务。事实上,国科创新就是投资孵化器的孵化器。孵化器和基金密切联合,目标是创客。创客只要有想法、有意愿、有能力,国科创新不仅能提供好的空间条件和住房保障,提供战略平台和机会。我们还有非常活跃的投资,国科控股有30多支基金投资,旗下拥有国科投资和国科嘉和两家专业从事私募股权基金管理业务的机构,与弘毅、君联、鼎晖、红杉、IDG等国内著名的私募股权投资公司有过坚实合作的基础。我们准备好了创新创业的生态环境,希望从我们新型孵化器里可以培育出许多的优秀创客。

  本刊记者: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发展现状与国外相比,差距到底有多大?为什么中国给出了许多优惠支持,却没有比国外做得更好?

  吴乐斌:美国和以色列是全球创新活力和创新能力最强的两个创新生态系统。美国硅谷的魔力在于科技创新和科技转化的效率,而科技转化的动力在于风投、科技人员与企业之间形成的紧密无间的孵化氛围。在美国,所有VC支持的科创公司当中有50%是硅谷银行的客户,有超过60%的风投机构接受硅谷银行的服务。其中,科技银行作为硅谷创新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结构性安排,为创新者提供了持续发展的资金来源,为一大批高新技术企业排忧解难。而中国非常缺少这样的科技银行。

  弹丸之地的以色列能够孵化出层出不穷、震动全球的创业公司和创新产品,与它独有的孵化土壤和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针对投资的科技保险相关。以色列的孵化器不以营利为目的,政府承担最大的风险,帮助扶持初创企业闯过“死亡谷”,却不共享收益。面向科技投资方、科技企业“董监高”等相关各参与方,提供全程、全员、多角度、多阶段的保险,增加投资人信心,形成催生创新性产业和技术解决方案的良好生态环境。

  到国外考察,我也陆续参观过一些孵化器。可以说,中国的孵化器给出了全世界最优惠的条件,政府免税收,免房租,还提供管理经费做支持。可惜是利器没用在正点上。与国外相比欠缺的地方:一是国外技术的创新性是完全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二是国外的科技金融更加发达,有科技银行和科技保险,大多数情况下还有早期的VC、创投;三是国外孵化器更加市场化,资源配置更合理,更加到位,更加完善。

  创业需要有好的主意,好的团队,创业更是自己的事情。由于资本是逐利的,科技银行、科技保险来扶持你,自然也要利益分享。国外的资本市场很发达,只要有好想法、好创意,就有人愿意给你投钱,等到想退出时就有人接上,退出会很轻松,像接力棒一样,每个阶段都有接力人,这样就形成了很好的进和退的机制。种子、天投等资本就会形成自然的分工、专业化的分工,形成自然的生态平衡。

  中国由于创业的不同环节中有序接力的机制不完善,并没有形成各个产业链条上中下游的有序接力、无缝联接,再加上投资市场和二级市场关系密切,一旦IPO受控制,资本的退出就成了问题,造成的就是阻塞。

  “资金瓶颈”一直是限制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我们认真学习美国和以色列成熟的创新生态体系组织架构,提出并推动国科控股“运河体系”构架中的两大“联动创新”举措:科技银行和科技保险。我相信随着中国的逐步发展,后续会有很大的改变。

  实践:科技行动出成效

  本刊记者:国科控股在架构全新的体制和机制,建立广泛深入的创新合作平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型企业创新方面,做出了探索和尝试。到目前为止,深挖运河方面取得哪些显著的成效?

  吴乐斌:首先我们打造“运河体系”得到了中央、中科院的支持,进展很好。从“运河体系”结构的运行孵化效果来看,基本上按照“联动创新”纲要设计和“运河体系”中实施的九大措施计划顺利进行,逐步实现。

  搭建投资平台,完善基金投资管理体系,建立母基金。30多支已投基金,17个已投基金管理机构。在原有孵化基金、VC、PE基金布局基础上,我们正在积极筹建“国科联动创新母基金”,引领社会资本,投资于科技创新类子基金。国科控股将形成母基金(FOF)管理、与VC基金管理(国科嘉和)和PE基金管理(国科投资)互为支撑、互为补充、互相促进的一体化投资管理平台。

  拓宽融资渠道,建设融资平台,进行债劵融资。我们适时、适度尝试“资产支持证券”的融资方式,使资产流动,提高资金运营效率。在债劵融资市场的反响很好,我们非常高效、低成本地获得了债券融资。实施“联动创新”之后,带来了一批公司像中科曙光、联想控股的上市,推进了后续像东方集成、成都信息、科学出版社等企业非常快速的发展。

  积极组建科技银行和科技投资保险公司。作为主要发起人,通过多轮沟通和交流,现在我们与合作方取得高度共识,形成了非常有特色的方案,正准备向监管机构及有关部门提交方案,推动各方签署合作协议。

  强化组建创新链与产业链“两链嫁接”联盟。目前我们完成组建以中科曙光牵头的中科院先进计算联盟、以新松机器人牵头的中科院智能制造及机器人联盟、以中科集团牵头的中科院绿色城市产业联盟等6家创新联盟。我们的绿色城市产业联盟,奔赴江西、四川等地,推动“绿色城市”的理念与当地城市“绿色发展”实践相结合,增进共识,拓展交流,深化合作,实现共赢发展。

  继续办好联想学院,打造科技创业孵化平台,将教育培训与技术成果转化、科技创业实践紧密结合,培养实战人才。通过启动“联动创新论坛”等专题论坛,举办每月“战略性新兴产业”沙龙活动,不定期召开闭门会议,组织相关培训、咨询等方式,提升软实力,发挥科技产业智库作用。

  以全球视角,搭建国际创新创业信息网络。我们在北美、加拿大、欧州等地设立了“办事处”,布局信息搜集网点,从中发现海外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商机,利用《周报》与国科系企业及合作伙伴进行分享,促进企业资源整合和业务发展,加快企业国际化发展。

  我们设立了“联动创新贡献奖”,对控股企业经营业绩突出的经营团队进行特别的表彰和奖励,这是对成长性的激励。还设立了面向中科院所投资企业的“资产证券化奖”,鼓励全院积极推动企业上市。2015年,我们已经颁发了第一期奖励,目前看效果很不错。

  截止到2016年上半年,相比同期国有企业销售额都在不同程度地下滑情况,国科控股企业销售额实现了两位数的逆势增长;联想学院培训每期报名人数由原来的100名增长到300名,充分说明国科控股的培训影响力和社会吸引力在不断提升。这些都是实施“联动创新”、实施“运河体系”计划后,取得的良好成效。

  分享:理性判断技术和市场

  本刊记者:你认为政府应该怎么来助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吴乐斌:政府更重要的着力点在于营造良好的“双创”氛围和环境。在市场机制作用不强的地方要发挥作用,当市场机制遭遇比较大风险性时,政府要多承担点风险。从美国和以色列经验情况来看:政府推动基金组建,尤期是早中期,出资占比较高,退出时只要保本不能赚钱,这样做政府每年需要补贴资金,却能换来整个地区的成长,更带来社会资本的跟进。而吸引社会资源进入早中期投资,恰恰这就是培育创新的关键环节。

  政府部门还要更多考虑从发挥公共资源创新平台、创新创业载体、人才引进、行政服务、政策扶持和配套服务等方面,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希望政府能把钱花在刀刃上,真正帮助有潜力、有亮点的创新团队。建议政府要引导更多社会资源参与到创新创业,跟孵化器和投资机构共建众创空间。

  中国政府的积极性正在逐步走向市场。从国家最高层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到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到依托“互联网+”等新技术新模式构建最广泛的创新平台,落实到社会大众层面的就是“四众”新模式——“众创、众包、众扶、众筹”。

  国科控股要助力实现科研人员的“四众”——国家“创新驱动发展”,中科院“率先行动”计划,国科控股“联动创新”,还有我们今天讲的“孵化、科技金融”。最终的目标就是落地进入到市场化。

  本刊记者:对正在创业的年轻人,您有哪些经验和建议可以分享?

  吴乐斌:我个人认为,创业年轻人首先对技术要有正确的判断和理性把握。这包括两方面,其一对技术是否具有市场要有充分的认识,要引起重视;其二是对技术本身是否稳定、技术标准和参数等的把握。大多数创业者往往高估自己,由于对技术的痴情,追求单一的指标,忽略成本,容易形成对技术误判。

  二是创业者要组建好的团队。好的团队成员要有共同认知的创业理念和核心价值观,要充分了解团队成员的个性和优缺点,扬长避短,互补优缺,做个人擅长的事情。

  三是寻找合适的投资者。投资者手上除了拥有创业者最缺失的资本外,不同的投资人提供的资本和资源不一样,优秀的投资者可以为创业者带来更多的专业知识和经验、更广的人脉网络、最优质的社会资源。创业者寻找投资人时,一定要认识到技术产业化,需要什么样的资本和法人治理结构来推动,最重要的一步是要了解投资人,找到合适的投资者。选对投资人,不仅能帮助创业者管理资本,还能帮助你构建公司基础设施,形成好的法人治理结构,再与社会最优资源对接起来。创业者做到上面这三点,公司成功的希望就会很大。当然,投资方选择投资也会有自己的眼光和标准,更要看创业者的人品和性格。(转自 2016年11月21日 《高科技与产业化》 黄晓艳 )